城市生存之*法則:應酬喝酒,適可而止,肝臟的承受能力更重要
隨著時代不斷變化,工作上必須應酬的越來越多,社交應酬已變成了個人生活工作*的一部分,而社交不光要靠嘴能說,更要看你能不能喝,喝酒現今已經成了應酬必須,很多人明知道喝酒多了會對身體不好,但就是檔不住那些酒杯,不得不喝。既然喝酒有時候真的難以避免,那么我們能做的是,盡量少喝,保護好自己的肝臟。
首先,我們要先了解酒精是什么
乙醇(Ethanol)俗稱酒精,是一種有機物,結構簡式CH?CH?OH或C?H?OH,分子式C?H?O,是zui常見的一元醇。
乙醇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易燃、易揮發的無色透明液體,低毒性,純液體不可直接飲用;具有特殊香味,并略帶刺激;微甘,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。易燃,其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。能與*、*、甲醇、丙酮和其他多數有機溶劑混溶,相對密度(d15.56)0.816。
乙醇的用途很廣,可用乙醇制造醋酸、飲料、香精、染料、燃料等。醫療上也常用體積分數為70%~75%的乙醇作消毒劑等,在國防化工、醫療衛生、食品工業、工農業生產中都有廣泛的用途。
乙醇與二甲醚(即甲醚)互為官能團異構體。
乙醇液體密度是0.789g/cm3,乙醇氣體密度為1.59kg/m3,相對密度(d15.56)0.816,式量(相對分子質量)為46.07g/mol。沸點是78.4℃,熔點是-114.3℃。無色透明液體(純酒精),有特殊香味,易揮發。
乙醇的物理性質主要與其低碳直鏈醇的性質有關。分子中的羥基可以形成氫鍵,因此乙醇黏性大,也不及相近相對分子質量的有機化合物極性大。
λ=589.3nm和18.35℃下,乙醇的折射率為1.36242,比水稍高。
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;可混溶于醚、*、甲醇、丙酮、甘油等多數有機溶劑。
乙醇是一種很好的溶劑,能溶解許多物質,所以常用乙醇來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藥用成分;也常用乙醇作為反應的溶劑,使參加反應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均能溶解,增大接觸面積,提高反應速率。例如,在油脂的皂化反應中,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,又能溶解油脂,讓它們在均相(同一溶劑的溶液)中充分接觸,加快反應速率。
再者知道,為什么人喝酒會醉
攝取身體的酒精主要由人體內部的乳酸脫氫酶來分解。當一個體攝取酒精的速度比肝臟分解酒精的速度更快時,血液的酒精含量就會升高。隨著血液酒精濃度的連續升高,酒精的作用不斷提高,而人的感覺、反應功能、呼吸、心跳也都慢慢受到影響。
當血液的酒精起到0.1%時,人就會出現生理變化,呈現手腳動作遲緩等醉酒癥狀;
當血液酒精濃度達到0.3%時,人開始甘于現狀并且變得麻木,失去對事物的理解力;
當血液酒精濃度達到0.5%時,人會失去意識,暈厥不醒,呼吸、心跳中樞麻痹,死亡可能性增加。
酒精對肝的危害:
喝酒過度zui受傷的莫過肝臟。在應酬結束可以用
酒精濃度計檢測看看自己體內含有多少酒精度。
因酒精在人體內部90%以上是通過肝臟代謝的,其代謝物質及它所引起的肝細胞代謝紊亂,是導致酒精性肝受損的主因。
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主要是通過影響肝臟的代謝,使肝細胞膜表面的脂質成分過量氧化,從而破壞了肝細胞膜。
進一步變化會使肝細胞內的微管和線粒體等結構都受到破壞,肝細胞腫脹,壞死,對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謝出現障礙,導致肝內脂肪沉積,形成脂肪肝。
酒清對肝臟的危害隨著量的增加和飲用時間的順延依照“酒精性脂肪肝→酒精性肝炎→酒精性肝硬化”三部曲慢慢變化。喝酒的量越多,時間越長,肝臟的脂肪性變就越嚴重。
酒精對身體的危害
飲酒過的人如果時常感覺全身乏力又疲憊不堪,活動后有咳嗽,甚至心慌、氣短、胸悶、心前區不適等現象,就應該引起注意,極有可能傷害到身體健康,所以需要注意節制!
危害一:
心外損害主要有,酒精肝、酒精性肝硬化、酒精性肌病、營養不良及維生素缺乏等,需要特別注意!
危害二:
心臟增大,常是酒精性心肌病zui早的表現。心臟呈普大型,早期病例于戒酒4~8周后心臟迅速縮小;晚期病人雖然也能有所縮小,但很難恢復到正常。
危害三:
高血壓,收縮壓增高,而舒張壓正常后偏低,稱去首高血壓。這是與原發性擴張性心肌病顯然不同的,所以常年飲酒者需要特別注意高血壓引起的并發癥!
危害四:
常年飲酒者會出現心力衰竭,起初心慌、氣短、胸悶、乏力;然后出現呼吸困難,端坐呼吸,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等。出現下肢水腫,頸靜脈怒漲,肝淤血,胸腔積液等。再次飲酒,癥狀可再次出現或加重。
肝臟的解酒功能很有限:
肝臟代謝酒精的正常功能為10ml/小時,即接近50度白酒的20毫升;
通常呈現毒性反應劑量為75-80毫升/次,即50度白酒一次飲入約150-160毫升后,可對肝、腦神經引起毒性損壞;
酒精對身體通常致死劑量為250-500毫升,或接近50度白酒500-1000毫升。